炒股就看,權威,專業,及時,全麵,助您挖掘潛力主題機會!
來源:首席經濟學家論壇
劉煜輝2月27日在寧波市2025第一期國資大講堂上,針對最近地緣政治變化,中國資產的重估,後續市場可能的變局等分享了他的觀點。
劉煜輝認為,越來越多的信息指向G2的關係,也正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
但是,G2之間,從激烈的脫鉤,全方位的對抗這麽一個狀態,走向一個deal的狀態,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
G2之間未來的交易,一定會麵臨著激烈的碰撞和博弈,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認清楚,這是未來走向的一個目標,
那麽,中間經曆的每一次激烈交鋒和博弈,往往為我們的資本市場又提供了非常好的一個機會。
他認為,Deepseak的破局,可能讓大家重新點燃了用數據經濟,或者數據資產去替代正在陷入困境的傳統土地經濟的信心。
如果這個能夠成立的話,這當然是一個國運級的邏輯敘事。
所以,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講,對這樣一個國運級的敘事,怎樣給出溢價,怎麽去反映,都是正常的。
劉煜輝進一步分析,從目前的這個情緒狀態來看,在今年特別是上半年,上證指數就有很大概率能夠越過2024年的高點。
這個觸發因素很可能來自於外部因子的突變,就是美元資產的高波動力的風險釋放。
各方麵有利因素
在不斷的累積
我們看到各方麵有利的因素不斷的在累積,
最近召開的企業家座談會,是在一個心情比較愉快、比較輕鬆的一個狀態下開的會。
跟2018年時的企業家座談會不一樣;6年前,是我們比較困難的時間。
今天我們看到這個會,我個人體會更多的像一場業績的宣誓會,中國的民營經濟,中國的企業家取得了今天巨大的成績,
特別是像以浙江企業家為代表的杭州六小龍,DeepSeek、宇樹科技等。
新生代的科創企業的崛起,正在強烈的衝擊今天美國的科技霸權。
正是在這樣一種條件下,我們看到最近外資大行出了很多關於中國經濟、中國資產蓄勢反轉的一係列報告。
甚至,有些報告的標題非常的衝擊眼球,中國資產的巨大折價在2025年將全部被抹平等等。
包括大摩之前一路看空,這一次也是180度的翻轉。
我個人也深讀了有些報告,但我覺得更多講的是一些表象。
從底層來看的話,我個人認為就是一個邏輯,
這個邏輯在去年的10月5號,世界矚目的這場選舉後就已經注定了這個結果。
隨著懂王的上台,今天這個世界的地域政治條件發生了顛覆性的變化。
某種意義上講,今天的美國正在經曆某種意義上的一場革命,一場顛覆性的革命,
針對的對象指向什麽?
指向的是已經統治美國將近半個世紀、40多年的所謂的建製派。
今天美國的主要矛盾發生了改變,內鬥成為他的主要矛盾,
事實上,越來越多的信息指向G2的關係,也正在悄然的發生著變化。
從過去四五年的一個激烈的decoping的狀態,脫鉤雙方激烈對立的這個狀態,
未來走向一個deal,利益的重新組合,重新交易的狀態,這個概率越來越大。
今天我們看到的整個資本市場演繹的所謂中國資產的重估,或者中國資產風險偏好的修複,就反映了這樣一個敘事的基礎邏輯。
中國資產重估
有比較強的趨勢性
今天資本市場正在發生的中國資產的走向,我認為是有比較強的趨勢性。
中國的港股應該反應是最為靈敏的,所以我們看到春節前後,中國資產情緒的強烈的反應,最先發生在中國資產的離岸部分。
恒生指數,恒生科技指數產生了強勁的上升動能。特別是恒生科技指數,今年最高已經上漲了37%,現在動能還非常的強。
這個背後它反映的就是我剛才講的這個基礎的邏輯。
當然,我們講G2之間,從激烈的脫鉤,全方位的對抗這麽一個狀態,走向一個deal的狀態,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
任何的一個deal,都不可能是一蹴而就。
G2之間未來的這個交易,一定會麵臨著激烈的碰撞和博弈,我們要有這樣心理準備。
隻有經過交鋒,最後才能達成某種某種程度的一種利益的均衡。
但是如果我們能夠認清楚,這是未來走向的一個目標,
那麽,中間經曆的每一次激烈交鋒和博弈,往往為我們的資本市場又提供了非常好的一個機會。
上半年上證指數
或能越過去年高點
我對中國資本市場,現在是相對比較積極樂觀,
甚至,我說今年上半年,從目前的這個情緒狀態來看的話,上證指數可能有很大概率能夠摸掉去年的這個高點。
這個可能性非常大,從去年的10月8號到今天,過去五個月,我們看到上證指數在一個大箱體中間震蕩,3100-3500震蕩,
指數要衝破相體震蕩的頂部,他需要有一個觸發的因素,
這個觸發的因素,我的判斷的話,來自國內的概率是不大的,
為什麽呢?
因為我們今天不是一個危機態,
我們整個的經濟預期,正在從一個ICU的狀態出來,轉到一個普通病房這麽一個狀態。
整個經濟的預期和信心在明顯的在增強。
所以,在這樣一個狀態下,出現政策的加碼,或者出現一個超常規政策的主動刺激,發生這樣的場景的概率是比較小的。
為什麽我判斷,在今年,特別今年上半年,上證指數很有可能越過去年那個高點呢?
這個觸發因素來自於什麽呢?
更可能的是來自於外部因子的突變。
就是美元資產的高波動力的風險釋放。
因為今天美美元資產的處在一個低波趨勢的狀態,與美國經濟的基本麵之間的背離越來越大。
美國經濟今天的基本麵叫三高,
一高,
就是美國資產今天估值非常貴,特別是美國的這些巨無霸的高科技的巨頭。
二高,
就是美國今天的通貨膨脹,非常的高。老百姓的生活成本都非常高,連雞蛋都非常的貴。
通貨膨脹非常的頑強,就像牛皮癬一樣揮之不去。
三高,
美國的借貸利息非常的貴,應該說,今天的資本對美國經濟的長期通漲是持一個非常悲觀的預期。
美國10年債收益率一直在這個4.5平台上下不去。
這三高與美元資產的一個低波趨勢狀態背離是非常嚴重的。
在這麽一個三高同時存在的情況下,資產價格能夠維持這麽一個低波動高估值的狀態。
那意味著,美元資產背後所累積的高波動力的風險因子越來越大,
那什麽時候會被觸發呢?
我想對於美國來講是不缺的,這又回到今天美國的這個內鬥狀態。
你認為,川普和馬斯克領導的這一場Mega的革命,能夠像過去一個月那樣,就這麽一馬平川的幹下去嗎?
溝溝坎坎是難免的,
你要革別人的命,別人就會和你拚命,因為這是一個利益的生死對決。
這些對立麵的因素出現,某種意義上講就會成為美元資產隱含的這些高波動釋放的觸發因素。
東升西落
幹柴烈火就差一個火星
恒生科技指數出現了淩厲的上漲,實實在在向世界展示出“東升西落”這麽一個敘事的效果。
我們的股市在上漲,然後那邊美元資產所代表的通漲資產,隱藏的高風險波動力越來越兜不住,處於要釋放的一個狀態。
我想這樣一個東升西落的敘事效果,如果向縱深發展,一旦誘發,那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特別是中國的股票市場來講,它會可能會形成一個強大的衝擊動量。
比方說哪天我們看到美元資產高波動力真正釋放出來,美國股市大跌,出現了一個周線級別,甚至月線級別的一個破位,
我覺得那個時候,中國被壓抑很久的股票市場,可能就會出來一個強大的向上動能,就有可能頂破這個箱頂,一飛衝天。
我們的資本市場某種意義上正處在這樣一個被點燃的狀態,
到處是幹柴烈火,就差一個火星子。
AI基礎設施化
國運級的邏輯敘事
我們也看到另外一個原因,中國這一輪資本市場上升,展現出的這個內在情緒動量,
這個情緒動量源自於人類第四次技術革命的浪潮,就是人工智能。
中國AI代表的科技資產,首先出現了一個強烈的重估動量,
這個重估的動量,某種意義上講,是有賴於DeepSeek帶來的出圈效應,
借助DS的這個衝擊,我們正在快速的推進一個中國AI的全麵基礎設施化運動,
就這一周,連續5天對世界全麵開源,某種意義上講,你隱隱約約能感覺到某種意誌在背後的支持,
這戰略意誌指向是什麽呢?
就是衝擊美國的AI霸權。
中國年輕一代的工程師,逼得自己走向了另外一個方向。
這方向就是算法的自我優化的迭代,把這個英偉達芯片性能的每一滴汁液我都把它榨幹淨,
通過我們的工程化的不斷優化,不斷開發英偉達芯片的算力能力,不留死角。
AI的生態在迅速的膨脹,在這個生態演化過程中,數據資產會出現一個指數級的自我創新,它會指數級的增長。
Deepseak的這個破局,可能讓大家重新點燃了用數據經濟或者數據資產去替代正在陷入困境的,傳統土地經濟的信心。
如果這個能夠成立的話,這當然是一個國運級的邏輯敘事。
所以對於中國的資本市場來講,對這樣一個國運級的邏輯敘事,怎麽樣給出溢價,怎麽去反映,我覺得都是正常的。
過去一個月這股市的反應,實際上我們已經看到了這樣一個方向,就是在中國科技股背後醞釀的這個情緒動量,激情澎湃的爆發出來。
如果這個趨勢能向縱深發展的話,那麽整個A股的係統性情緒因子就有可能被點燃,使得整個A股突破過去5個月區間的可能性就會越來越大。
資產重估敘事基礎深厚
但也要麵臨宏觀偏弱局麵
AI最終要落地,它需要有一個載體,這個載體就是AI的端側。
這個端側對應的就是中國的消費電子,
你消費電子一轉身,就變成AI用的各種端測設備,什麽AI眼鏡,AI耳機,AI音響,AI遙控。
所以,對於我們來講,這個敘事,中國資產重估的這個敘事基礎是非常深厚的。
但是,我們也要尊重事物的一個內在規律,
這個規律就是什麽呢?
就是我們經濟在相當長一段時間的弱現實,這個現實我們是沒辦法回避的,
就是通貨緊縮,而且可能長時間麵臨這個挑戰,
因為中國經濟正處在康波周期的右側,
從日本走過的這個經驗看,所謂左側30年,右側他也走了30年。
對於中國來講,
2021年,隨著房地產資產價格的破裂下跌,我們進入了一個下跌周期,到今天第五個年頭。
如果要快速地遠離這個康波右側話,就是能夠盡快地脫離通貨緊縮的狀態,
大體上,政策來講的話
隻有一個辦法。
這個辦法叫什麽?
叫開著直升飛機撒錢。
但是,事實上,我們其實已經給出了答案,去年10月18號財政部新聞會就已經告訴你了,中國不會選擇超常規的直升機撒錢的範式。
我們的選擇是自上而下,化債是中國一攬子宏觀政策的精髓。
它意味著什麽呢?
意味著就是這一輪經濟修複的反射弧會比較長。
我想中國的債券市場,其實清晰的把這個答案告訴了你,
今天中國的10年期國債已經跌到了,最低的時候已經接近了1.5%的收益率,
30年期債在最低的時候已經接近了1.8%。
也就是說,今天中國資金的價格非常的便宜。
我們也要充分認識到,盡管中國在大規模的推動AI的基礎設施化,
但是,我們也應該看到,這一輪的AI技術革命,從它的經濟效能來講,它是一個通縮的效應。
用智能去大量替代人工,它會帶來一個收入端的萎縮,供給端是快速的改善,但收入端可能是萎縮的。
所以,他更加需要背後的收入分配這個政策的調節,這也加劇了我們眼下的這個通貨緊縮挑戰的複雜性。
本文由隔壁老李于2022-12-21发表在极致时空,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本文链接:http://viecq.ogist.icu/Ejtb11/93.html
有话要说...